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碳讨|与产业赛跑 零碳研究院对氢能产业的4大愿景半年基本实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8:08:00    

2024年7月5日下午,在第五届贝壳财经年会“能源变革中的地方‘氢起’之机”主题会议上,新京报零碳研究院发布《2024氢能产业报告》。

报告中,对我国氢能产业提出升级调整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推动多路径制氢的绿色化发展,拓展全社会多领域氢能应用场景,建设点线结合的国家氢能走廊等四个方面改革创新的建议。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发展,在国家部委及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经过业界的努力,这些建议逐渐化为现实。我国氢能产业正走上一条共同奔赴的希望大道。

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扩圈”

连日来,山西吕梁、河南濮阳、新疆哈密等多地官宣加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

据《吕梁日报》3月30日消息,日前吕梁正式加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并指出:“我市前瞻布局氢能产业,着力打造千亿级氢都吕梁。无论是市场主体还是应用场景,都在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显著的竞争优势,而丰富的煤炭、天然气储量,特别是3597万吨的焦炭产能更为大规模低成本制氢提供了重要支撑。2022年,市政府成立了工作专班,制定了《吕梁市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出台了《吕梁市氢能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试行)》,推动氢能产业强势崛起。”

与此同时,河南濮阳也通过官方渠道宣布了“入群”的消息。“哈密工信”更是表示,哈密市成功加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郑州和广东城市群,2025年将推广不少于10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高标准完成示范任务。

2020年9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对燃料电池汽车的购置补贴政策,调整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支持政策,示范期暂定四年,京津冀、上海、广东、河南城市群和河北城市群已经入围。

然而,我国绿色低碳技术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突飞猛进,市场成长速度远远超过一开始的预期。如果说2020年氢能还在聚焦燃料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的话,那么今天已经呈现出多点开花、全面崛起的发展状态。制氢路径、应用领域、产业体系走出了不一样的模式。业界将当前的氢能产业标记为区别于之前典型示范的2.0版本。

因此,《2024氢能产业报告》建议对已经运行多年的城市群进行调整或升级。一方面,多地有加入应用示范城市群的意愿,且已经具备与当前的城市群相当的实力;另一方面,有学者建议干脆拆除城市群围栏,推出新的氢能产业奖励、补贴的措施。

显然,此次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扩圈”选择了更加稳健的方式进行。

发展绿色能源新质生产力,氢能产业政策更加务实

事实上,在城市群“扩圈”之前,我国相关部门已经采取措施,开始进一步发展以氢能为代表的绿色能源新质生产力。

2024年12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三部门公布《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为近两年产业渐起的氢能再次加码。

与以往政界、学界谈及氢能必为颜色所困,言及氢能必强调绿氢的基调不同的是,这一次把“清洁低碳氢”作为标签。这既是对以往认识困局的一次合理的突破,更是对当下产业现状的正视,为氢能发展进一步放开手脚,推动传统产业制氢、用氢的快速发展,从而服务全国绿色转型的诉求。

半年前发布的《2024氢能产业报告》的第二条建议就明确指出,氢能一直有灰、蓝、绿的颜色划分。当前,我国制氢确实面临“灰氢”很重,“绿氢”占比不高的问题。因此,与其把受多方制约且占比较小的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当成唯一的路径,不如认真研究多路径制氢的绿色之路转型,让体量巨大的“灰氢”绿起来。不管是电解水制氢,还是焦炉煤气制氢,抑或其他工业尾气制氢,一个目标不能变,那就是整体的绿色低碳,而不是顾此失彼的低碳。

这样为颜色所困的担忧最终被产业政策改变,“低碳氢”从此成为行业高水平发展的唯一目标。

此外,我国相关部门虽然没有就氢能的多场景应用、打造国家氢能走廊等议题出台专门的指导意见,然而地方政府及企业的一致行动却让这两个目标愈加现实。

当前,多个省份已经施行氢能汽车高速公路免费政策。而一些企业正在推动跨区域的氢能运输通道建设。

3月29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高层论坛上,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表示,下一步,应该继续推动氢能高速长江经济带氢走廊的建设,以氢能交通,结合清洁的氢能,在精细化工、电子半导体等高附加值的领域,多样化的应用为牵引,来降低清洁氢的应用成本,优化绿氢的应用环境,支撑燃料电池汽车实现更大规模的跨区域应用。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白华兵

编辑 陈莉

校对 王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