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要让先进技术在雪域高原“扎根”!一位荔湾女医生的援藏千里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22:01:00    

她奔跑在雪域高原,分秒必争投入援藏工作,协助林芝市藏医院开展该院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她优化麻醉操作流程,手把手教导当地医生,要让适宜当地特色的先进技术在雪域高原上“扎下根”……3月28日下午,当飞机落地,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刘春萍,圆满完成了为期半年的援藏工作任务,顺利返回广州。但她说,她的援藏路援藏情并未结束。

奔跑在雪域高原

作为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双百计划”柔性援藏医疗人才,刘春萍于2024年9月赴西藏林芝市开展医疗帮扶工作。

一落地,头痛欲裂、胸闷气短、恶心欲吐这些高原反应就开始“发威”。但她有着更加坚定的内心信念: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这片土地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为这里的人们贡献一份力量。

让身体尽快适应缺氧的高原环境,是顺利开展援藏工作的第一关。

于是,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大地,刘春萍就会沿着驻地附近的道路,从快走到慢跑,努力提升自己的心肺功能……在科学的监测下,刘春萍开启了一场与身体极限的较量。经过循序渐进的适应性训练,她快速适应了高原环境,很快全身心投入工作中。

从“输血供氧”到“造血制氧”

在高原的医疗实践中,刘春萍发现许多患者都面临着严峻的缺氧问题,脉搏氧饱和度往往不到90%。而且,由于长期处于缺氧状态,患者的唇色发生改变,难以通过观察唇色来判断氧合情况,医院的医疗设备及麻醉药品也相对单一,这无疑给麻醉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刘春萍时常钻研更适合当地情况的麻醉技术,不断优化麻醉操作流程。

刘春萍医生(左一)为患者进行麻醉操作

在林芝市藏医院开展的该院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刘春萍又面临着一次艰难的挑战。由于常规椎管内麻醉无法满足该手术的要求,经过慎重考虑,刘春萍决定开展气管插管喉罩全麻术。

患者是一位52岁的女性,刘春萍在术前耐心为患者解释麻醉方式,针对患者心率慢和血氧低的情况,让她吸氧提升血氧水平,再进行全麻静脉诱导、喉罩置入等操作。整个麻醉过程十分顺利平稳。术后,患者说:“感觉就像做了一场美梦后醒来!”当患者带着镇痛泵安全返回病房,患者家属都连声称赞。

刘春萍医生(左二紫衣者)在手术过程中监测患者情况

援藏医疗帮扶,除了“输血供氧”,更要“造血制氧”。除了直接参与各类手术的麻醉工作,刘春萍还通过“理论授课+实操带教”双轨模式,持续开展麻醉技术培训,优化麻醉操作流程,并手把手教导当地医生,要让适宜当地特色的先进技术在雪域高原上“扎下根”,助力当地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持续提升,为更多的当地人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回到广州后的刘春萍,仍时刻关注着林芝的动向。她说:“我的阶段性任务完成了,但我的援藏情、援藏路并未结束。”

文 | 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梁倩君 李嘉图 | 受访者提供

编辑:许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