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高温下的音乐节,安全筹备不能“躺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6 17:41:00    

□王延佳(云南财经大学)

7月5日,山东潍坊高温达40℃,当日,2025潍坊新青年音乐节在热浪中开唱,现场出现多名观众中暑晕倒的情况。这一事件将大型户外活动在极端天气下的组织筹备问题,毫无保留地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中,值得深思。

活动组织方对场地规划和设施布置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高温天气下,音乐节这类户外聚集性活动本就需要为观众提供充足的遮阳设施。然而从事件来看,组织方显然没有充分考虑到高温对观众的影响。偌大的音乐节现场,或许缺乏足够的遮阳棚、阴凉休息区,使得观众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之下,中暑风险大大增加。同时,防暑降温物资的配备也存在短板。在高温环境中,饮用水、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物资应该足量供应,但实际情况却没有满足需求。这不仅反映出组织方在前期筹备中对极端天气的预估不足,更是对观众生命健康安全的漠视。

应急预案的完备程度直接关系到在突发状况下能否有效保障人员安全。此次事件中,虽然有安保人员和急救人员及时将中暑观众抬上120急救车,但这一过程是否足够迅速、高效,仍有待考量。组织方在活动前应制定详细且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针对高温中暑等常见突发事件进行模拟演练,以确保工作人员能够熟练应对。从现场指挥调度,到与医疗急救机构的无缝对接,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设计和反复打磨。然而,事实表明组织方在应急预案的执行上存在漏洞,没有做到防患于未然。

同时,这也反映出活动组织方在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上的缺失。举办音乐节本是为了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但如果是以牺牲观众的健康甚至生命为代价,那就本末倒置了。在追求经济效益和活动影响力的同时,组织方必须将安全放在首位,不能仅仅把安全保障当作一句口号,而要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中。无论是前期的场地勘察、方案设计,还是活动中的实时监测、应急处置,都需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精神去对待。

相关部门对大型户外活动的审批监管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文旅局等部门在审批活动时,除了对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审查外,还应充分评估活动在极端天气下的安全性。对于高温、暴雨等恶劣天气可能带来的风险,要制定严格的应对标准和要求以督促组织方落实到位。同时,在活动举办过程中,要加强巡查和指导并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安全隐患。

综上而言,各地在未来举办的各类大型户外活动,必须以保障参与者的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精心组织、周密筹备,完善应急保障机制,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唯有以此才能让人们在享受文化娱乐活动的同时,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安全感,推动文化活动与安全保障的良性互动与发展。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