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理响·三经九纬】机器人“跑马”别怕摔倒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09:07:00    

机器人“跑马”别怕摔倒

□胡潇文

步伐稳健、与人共跑……近日,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引人关注。虽然多支机器人赛队都曾摔倒,贡献很多“名场面”,却依然让人看到“具身智能”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

具身智能,是近年的人工智能(AI)热词。“具身”突出了人形体态,核心在于机器人基于类人体的物理身体,在环境中进行适应性的感知与智能行动。它的优势在于强调“小脑”的运动协调能力,也强调与“大脑”的视觉、语言及动作上的交互。

从这场比赛来看,“美女”机器人“幻幻”蹒跚前进,一会儿就“跑不动”了;比赛第一的天工Ultra机器人在15公里处摔倒,经过修理继续跑步……机器人虽然在长跑中遇到散热难和硬件稳定性等挑战,但这场充满科技感的赛事恰是具身智能行业的隐喻——看似踉跄,却蕴含跨越。

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产业正加速演进,深度学习算法不断进步,硬件成本持续下降,具身智能产业也迎来更多突破。在上海,智元机器人(AgiBot)发布通用具身基座模型;在沈阳,国机集团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制的自适应多传感智能内检测器,以“沈阳制造”破解世界性难题。

这次参赛的人形机器人背后,是产学研、上下游、各环节的相互助力,推进产业链全过程发展。

发力新赛道,沈阳有先天优势。科教资源富集、产业基础雄厚、应用场景丰富,为技术创新发展提供土壤。日前出台的《沈阳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显示,沈阳将在智能机器人、智能运载工具、智能芯片等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为具身智能发展提供“人工智能+”的沈阳方案。

虽然现阶段机器人需要人类“陪跑”,但面对困难迎难而上才是科技创新应有的态度。抢滩人形机器人的黄金赛道,推动应用场景加快完善,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技术成果转化,才能赢得更多优势,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


来源:沈阳日报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王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