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青视线|上海检察机关揭开博物馆一票难求背后玄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07:36:00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刘胤衡 记者 陈晓 通讯员 苏双丽

2024年7月的一天,上海市静安区某博物馆外,王瑶的指尖在手机屏幕上快速敲击着,她想为来看望她的父母买门票。多次刷新预约页面,屏幕上仍显示出“预约已满”。

王瑶注意到,尽管官方小程序每日放票瞬间就“秒空”,但社交平台上却频繁弹出“代抢成功”的推广。“朋友,票子要吗?保证进场。”这一天,王瑶收到一条私信,自称“小陈”的卖家声称有内部渠道。王瑶支付了比原价高出三倍的费用,收到了电子票码。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日前披露了这起利用抢票软件抢购倒卖博物馆等文化场馆门票案。5月16日,检方以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对该案三名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由此揭开博物馆门票“秒空”背后玄机。

犯罪嫌疑人沟通抢票的相关截图。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供图

官方放票“秒空”背后藏“黄牛”

在某博物馆工作的人员监测到异常情况:官方购票程序抢不到正价门票,有旅游平台却在售卖高价带讲解的门票。2024年10月12日,该博物馆工作人员前往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报警,称自当年7月底至报案时,第三方平台频繁出现高价门票待售现象,怀疑有“黄牛”通过技术手段抢票,导致部分通过正规渠道购票的游客无法抢到门票。

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同年12月,警方先后将王平、刘阳、何东等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并当场查获抢票软件、设备等。

王平到案后交代,他从大学期间就开始从事“黄牛”生意。一次偶然机会,他从他人处购得一代码文件,将其加载到某应用程序中,就能避开文化场馆微信购票小程序的时间限制,提前进入购票页面,填写信息进行抢票。

每逢节假日、寒暑假等热门时段,博物馆等文化场馆会吸引大量游客。王平冒出个想法,在门票供不应求时,如果用抢票软件批量抢票再加价倒卖,会获得可观收益,他摸索出一套操作流程。

“普通游客只能在放票时准时守在手机前,手动填写信息提交抢票,而使用抢票软件,可以在放票前就提前填好相关信息,几乎在放票瞬间就能完成抢票。”该案承办检察官胡俊君介绍,“通过这种方法,抢票成功率远高于手动操作,严重扰乱了正常购票秩序”。

抢票团队勾结旅行社,门票价格翻倍

2023年8月,尝到“抢票”甜头的王平,与好友刘阳等人成立“工作室”,团伙内部分工明确。王平负责购买抢票软件、寻找客户、组织“抢手”抢票及分赃等,刘阳负责整理客户信息、发布抢票任务、结算“抢手”报酬等。

抢票团队拥有数百名“抢手”,他们紧盯博物馆等文化场馆放票时间,提前利用抢票软件录入游客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购票信息,放票时集中抢票,成功率一般在60%-70%。

检方查明,“抢手”何东在2024年1月至10月通过上述方法大量抢购博物馆等文化场馆门票,将入馆门票信息提供给王平等人对外出售,获利1.4万余元。

抢票团队与某旅行社达成合作,旅行社相关负责人凭借其在旅游行业的资源和渠道,在各大网络平台招揽游客,将门票以讲解服务套餐形式加价出售,“黄牛”和旅行社均获取丰厚利润。

“游客购买的所谓‘门票与讲解服务套餐’,实际上大部分费用都是黄牛加价。”胡俊君介绍,“几十元的博物馆等文化场馆门票,经过‘黄牛’和旅行社层层加价后,价格翻了数倍。”

办案检察官了解到,该旅行社提供讲解服务的人员大多没有导游证,不是博物馆等文化场馆的专职讲解员,他们一般通过校招、员工内推或同行介绍等渠道招揽讲解员,涉案讲解服务大多没有在博物馆等机构报备。

经检方审查认定,2023年8月-2024年10月,王平、刘阳等人组织数百名“抢手”,抢购文化场馆门票9000余张,获利20余万元并进行分赃。本案其余犯罪嫌疑人的涉案情况正在进一步查证中。

多方联手形成打击“黄牛”合力

胡俊君介绍,博物馆等文化场馆的官方购票系统,通常会依据客户的申请顺序分配票源。系统会根据既定的运行规则,对客户填写的购票信息进行数据处理,随后将购票二维码发送至相关账号。

检方认为,本案中,犯罪嫌疑人王平、刘阳违反国家规定,组织“抢手”何东等人通过在某应用程序加载抢票代码文件侵入官方购票系统,在非正常预约时间提前进入预约页面,输入购票信息进行抢票,该行为属于非法避开购票系统的时间限制,提前获取网络平台操作权限并超越授权时间访问修改信息,抢票获得的购票入馆二维码,系利用抢票软件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处理、传输的数据。3人的行为均已构成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

5月16日,静安区检察院以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对王平、刘阳、何东提起公诉。其他涉案人员正在进一步处理中。

胡俊君表示,博物馆等文化场馆是传承和弘扬文化的重要场所,“黄牛”利用技术手段抢票加价出售的行为,破坏了公平的购票环境,损害公众的文化权益。

记者了解到,此前部分热门景区饱受“黄牛”炒票之苦,如今,各地出台一系列有力举措,有力遏制这一乱象。4月15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发布公告称,在原有参观实名制基础上,进一步推出预约账号实名认证,门票预约迈入“双实名制”时代。

业内人士分析,国博此次新规的一大亮点在于对门票预约资格进行严格“过滤”。这一举措直接封堵了“黄牛”借助虚拟账号抢票的关键通道,未通过实名认证的预约账号将无法进行门票预约,以从源头上切断“黄牛”抢票途径。

多家文化场馆通过技术手段防范“黄牛”抢票。故宫博物院通过AI算法识别恶意请求,拦截80%以上机刷流量;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利用技术识别异常IP,将频繁预约、退票的账号列入黑名单;九寨沟景区在满员后,游客可通过小程序候补退票资源,按候补顺序自动分配,阻断“黄牛”的“秒退秒抢”操作。

“通过案件办理,不仅严厉打击涉案人员违法犯罪行为,更由此揭示背后的深层次问题。”胡俊君表示,检察机关将继续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与相关文化旅游管理部门、公安机关、网络平台等密切配合,形成打击“黄牛”的合力。

(文中犯罪嫌疑人为化名)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