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超16万人次观展 意向签约超400亿元
●南方日报记者 黄楚旋8月24日,为期三天的第33届广州博览会(以下简称“广博会”)闭幕,吸引超16万人次观展,累计签订经贸合作项目83个,意向签约总额达400.81亿元。本届展会首次实现了政府零投入,标志着广博会加速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型。本届广博会设置18个展馆,规划设置新质生产力主题展区、“
2025-08-25 08:09:00 -
夜经济起势,商家订单多起来,汤包店都能开到凌晨三点
不是烧烤,也不是龙虾,这个夏天,南京的一家汤包店在向24小时营业看齐。鸡鸣汤包店的老板杨超告诉记者,最近他的店铺的运营常态是从早上六点营业到凌晨三四点,关店时间只有两三个小时。这几年,夜晚的生意变得越来越好。“夜经济”的崛起正成为近年来的一大消费趋势。商务部发布的《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我
2025-08-16 18:20:00 -
链上京津冀丨① 机器人产业链:人机共生 协同“总动员”
京津冀协同发展迈进新十年,三地产业协同从"物理叠加"走向"化学反应"。围绕氢能、生物医药、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高端仪器设备和工业母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6条产业链,京津冀共绘"一张图",共建"一条链",不断优化产业分工和生产力布局。为全景呈现三地六链协同的创新实践,今天(8月9日)起,本
2025-08-11 11:39:00 -
AI创新中心 从“空间集聚”到“生态共生”
红星新闻网(记者 李慧颖)8月7日报道7月初,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成都高新区正式签约,龙软智图全球总部项目落子AI创新中心。这一重要项目的落地不仅为成都实现“2026年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综合实力跻身全国第一方阵”的目标增添了动力,也彰显了AI创新中心的产业活力——截至目前,这座创新载体
2025-08-08 15:27:00 -
机器人非要“长得像人”?对话优艾智合副总裁关健:关键要适配实际任务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朱成呈人形机器人概念持续升温,工业机器人赛道也迎来新一轮“形态重估”。相比之下,一批面向工业场景的玩家正从更具可行性的路径切入具身智能浪潮,优艾智合就是其中之一。这家成立于2017年的机器人公司,聚焦于高复杂度、高洁净等级的工厂环境,围绕“移动+操作”双重能力,打造适配半导
2025-07-27 11: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