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遵义青年:在红色热土谱写青春华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4 18:43:00    

赤水河畔春风浩荡,黔北大地草木葱茏。当五月与青春相遇,遵义这座赓续红色血脉的城市,正以跃动的数据矩阵与鲜活的青春图景,激荡着新时代的蓬勃脉搏。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进这片热土,聆听遵义青年与时代同频共振的铿锵足音。

薪火传承:红色热土上的青春接力

“90年前播下的红色火种,90年来赓续的红色血脉,如今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4月25日,在“青听1935”遵义会议精神宣讲示范活动暨启动仪式上,来自不同领域的宣讲员们以《传承红色基因 讲好遵义故事》为主题,用真挚的情感讲述了遵义会议召开前后的红色故事,带领观众深刻领会遵义会议精神的丰富内涵。

湄潭县红漾黔湄宣讲团通过走进校园开展面对面、互动性的宣讲交流,从“一把七星刀”到“红军智取遵义城”,精彩、生动的宣讲将孩子们带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直观感受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望道“黔”行宣讲团突破地域与文化壁垒,从国际视野出发,运用不同语言,向来自日本、缅甸、玻利维亚、刚果等10余国20余位浙大留学生讲述遵义会议及浙大西迁等生动故事,让外国友人真切体会革命先辈坚定信念,实现跨越国界的思想传递与情感共鸣。

德阳科贸职业学院“薪火相传时代转折靠青年”宣讲团精心筹备话剧《遵义1935:破晓之会》,从长征路上的坚毅前行到抗日战争的顽强抗争,宣讲团成员用动人的演技,使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的遵义会议精神,在一幕幕生动场景中熠熠生辉。

2024年以来,遵义市实施两轮大学生遵义会议精神志愿宣讲,集结全国千所高校、万名大学生志愿者。截至今年4月,全国722所高校1000支志愿宣讲团中,已有583所高校769支志愿宣讲团开展宣讲7924场,覆盖群众78万余人次。面向全市青少年开展遵义会议精神宣讲,累计宣讲1200场,覆盖40万余人次。

在宣讲过程中,各高校宣讲团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创新,形成了以“宣讲”为核心,多种表现形式为载体的“1+N”宣讲模式。上海大学“沪与遵行”宣讲团推出专题宣讲菜单,设置《学遵义会议精神,守坚强领导核心——让伟大转折光芒永续!》《山“海”情共“黔”行——“历史的选择”和“伟大的转折”》《毛泽东与遵义会议》等9个主题,多维度深挖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菜单采取预约制,便于受众群体按需选择,有效提升宣讲针对性与灵活性。

红色宣讲不仅是历史的回顾,更是精神的传承。在遵义这片红色热土上,年轻人正以蓬勃的青春朝气,肩负起传播遵义会议精神的神圣使命,通过持续创新的宣讲实践,以丰富的形式、鲜活的内容,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挺膺担当:数字背后的青春作为

2024年,共青团遵义市委以“政策赋能、平台聚能、服务聚势”三维战略,铺就青年成长快车道。42个青年发展项目如星火燎原:青DOU计划孵化助农主播1163名,带动农产品销售额破千万元,让田间地头的“黔货”借云端出山;扬帆计划开辟2810个实习岗位,架起从校园到社会的“成长云梯”;青年小店种草计划两期孵化助力25家小微企业品牌升级,以青春创意激活市场动能……

数字背后是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中国茅台·国之栋梁”“习酒·我的大学”逐梦奖学金、“芙蓉学子”公益助学等项目资助金额1366万元托举起4815名学子大学梦,45万元“壮苗计划”资金点亮2311名乡村少年研学路,980名西部计划志愿者用脚步丈量基层热土。

在这里,青春不仅是个人成长的注脚,更成为乡村振兴、城市发展的“加速器”。

共青团遵义市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思想引领、志愿服务和青年成长开展工作,育才筑基,构建青年成长生态圈,组织动员全市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遵义实践中挺膺担当,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汇聚磅礴青春力量。

与此同时,共青团遵义市委还聚焦“国企改革”“新质生产力”“大学生创业就业”等主题,举办6期“遵义青年说”活动;优选4家涉矿单位为全市团员和青年投身“富矿精开”重点单位,持续推进“岗号队手赛”品牌创建;指导市农青协开展“青年年货节”活动,农产品销售额达180万元;承办全国青少年交流研学活动、全国青少年吉他弹唱邀请赛和大学生文化旅游节。同时还开展了醉美遵义推介官选拔大赛,助力旅游产业发展。构筑“青年志愿服务新高地”,组织青年志愿者参与“青年林”“青清河”和“小林长”志愿服务1334次,动员2000余名青年志愿者开展旅游志愿服务。在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遵义获得1个金奖和1个铜奖。

创新突围:改革浪潮中的青春智慧

在遵义市青少年文化宫城市主题书房,1.4万册图书构建起“青年精神粮仓”;碎片计划、青年读书会等活动赋予青年拾阶而上、阅见星河的“精神云梯”;“打挺青年”自习室成为追梦青年挺直腰板不躺平、挺进梦想不放弃的“孵化室”。这些由共青团联袂公共文化机构打造的学习空间,是服务下沉的生动缩影。

而更深刻的变革,发生在社会治理的毛细血管中:汇川区“双零”社区打造12355线下服务阵地,以“倾听—回应—陪伴”模式织就青少年权益保护网;赤水市“竹都青年说”融合新媒体与基层宣讲,让主流价值在吉他弹唱、研学活动中“破圈”传播。2024年全年167场主题活动覆盖2万余人次,361人次心理咨询与法律援助构筑起青少年成长“防护堤”。

从“青年林”生态行动的12000人次志愿服务,到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摘金夺银,到《“四个融合”在社区开展党团队一体化育人探索》经验信息被团中央《全团要讯》刊发。遵义青年正以创新之姿,将改革基因写入城市发展的每一帧画面。

近年来,遵义市逐步建立健全12355青少年服务台长效运作机制,丰富宣传形式,进一步提高青少年自护意识。目前,该市全部12355青少年服务台已接待来访人次近1000人次,线下处理个案163例,提供心理咨询及法律援助361人次。遵义市共有12355线下阵地20个,2024年至今开展活动167场,覆盖人数约2万余人。

共青团遵义市委通过整合政策资源、搭建平台、创新形式、精准服务与效能评估,为青少年提供了从理论学习到实践锻炼、从技能提升到职业发展的全方位支持,结合时代需求与青少年特点,形成了覆盖思想引领、技能提升、实践创新等多维度的服务体系,助力青少年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当“青年年货节”助力乡村振兴,当“醉美遵义推介官”选拔赛与全国青少年吉他弹唱邀请赛共谱文旅融合新章,遵义青年正以行动证明:红色基因不是尘封的历史,而是奋进的号角,是直播间里的助农热浪,是研学路上的求知目光,更是每一个平凡岗位上的不凡坚守。

遵义青年携手共进,秉承五四运动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与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的遵义会议精神,从创业园的青春飞扬到宣讲场的思想碰撞,从"青年林"的郁郁葱葱到研学营的欢声笑语,在这美好的青春时光,共同构成遵义青年的精神坐标,在挺膺硬核担当上勇立潮头,照亮逐梦的征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