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记者走基层|盐碱地梨树植入了“科技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08:41:00    

日前,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梨产业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张玉星正在对盐碱地梨树进行修剪。燕赵农村报记者 郭庆峰摄

春风拂大地,梨园泛新绿。4月6日,孟村回族自治县宋庄子乡许村外的冀梨农民专业合作社梨园内,技术人员正在查验梨树嫁接成活情况。一个月前,当地梨农在梨专家的指导下,完成了部分盐碱地梨树的嫁接改造,如今嫁接处萌发的新芽与盛放的老枝梨花相映成趣。

冀梨农民专业合作社于7年前种植矮化、密植梨树300亩,目前正值盛果期。盐碱地长棵梨树不容易,为啥“改头换面”呢?正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的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梨产业创新团队的首席专家张玉星说,目前对这片梨园进行的是“大树高接换优技术”,通过“单芽腹接”的方法,对这些盛果期的梨树进行改造嫁接,以此加快新品种更新换代,适应市场需求。

张玉星举例说:“受消费习惯变化影响,梨果品种要不断更新迭代才能适应市场需求。原来就是把老梨树刨掉再栽种小树,现在则是利用‘大树高接换优技术’,嫁接受市场欢迎的新品种。”

记者了解到,这片梨园准备嫁接改造为“秋月梨”品种,根据往年行情,每斤售价在3.5元左右,是原来的两倍多。

“原先梨树改造嫁接,5年后才能达到盛果期,现代嫁接技术能够实现当年嫁接、明年挂果、后年丰产。”张玉星自豪地说,这才是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生产的生动实践。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张玉星所率领的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梨产业创新团队来到孟村回族自治县还有一个重要使命。为了响应国家提出的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号召,团队目前引种到这里的有新世玉、夏酥、脆红等品种,如适合盐碱地种植就大面积推广。

迎着和煦的春风,“梨团队”专家彭建营、刘娜正在梨园中悬挂带有数字的标志牌。这是他们给这些品种做的代号,有些品种还没审定,标志牌就相当于它们的身份证。

“除了已审定的品种之外,我们还把一些新培育的优良品系拿到盐碱地上来做试验对比,看哪个品种适应性更强、表现更好,进一步筛选成为审定后备品种。”彭建营阐释品种选育流程。

“目前选育的新品种都是早熟品种。我省的早熟梨品种较少,我们作为科研人员就要解决这个问题。”张玉星说,“早熟品种上市早、效益好,如果在这里试种成功,对调整我省盐碱地梨种植结构会起到促进作用。”

张玉星说,目前他们的“梨团队”培育的一些新品种,成熟期比普通梨提前两个月,正好填补市场空白期,预估售价提升50%。这对于梨农来说,将会大幅提高收益。(燕赵农村报记者 郭庆峰)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