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人文周刊·中原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9 16:13:00    

《 河南日报 》( 2025年03月19日 第 11 版)

□彭根成

在河堤上散步,看到三三两两采挖野菜的妇女,突然想起《诗经》里采野菜的场景。仿佛有一群布衣女子从《诗经》里迢迢走来,犹如去岁枝头不肯凋谢的花朵散落在春天的田畴,她们挎着竹篮,且歌且行,在山野之间采挖野菜。

《诗经》第一篇《关雎》中就反复咏叹“参差荇菜”。“荇菜”在水塘中很常见,又叫莕菜。叶片形似睡莲,鲜黄色花朵挺出水面。茎、叶柔嫩多汁,富含丰富营养,在上古是美食。三千余年前那位曼妙女子采摘荇菜,是入厨做食还是熬煮汤药无从知晓。但荇菜却被人们赋予了美好的想象。

《诗经》里的很多野菜,也许你已不能认出它们被时间模糊的容颜,可持久的野菜清香气息却穿越千年而来。“春日迟迟,采蘩祁祁”,蘩,是白蒿;“采薇采薇,薇亦柔止”,薇,是嫩豌豆苗;“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卷耳的小名叫“苍耳”,小时摘了,扔到小伙伴的头发上互戏;“采采芣苡”,芣苡,就是车前子,小名车轱辘菜,也有人叫它猪耳朵菜;“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是萱草,即黄花菜……这些田间地头水泽泼辣生长的野菜,在诗经里是如此端庄古典,不容轻狎,像极了平日里粗服乱头的乡下女子,突然冒出个尊贵身份,令人有惊艳之感。

还有一些我们熟悉的野菜,一直浮游在生活的河流上,漂过时可以像熟人般向我们招招手。“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荠,是荠菜,荠菜不拘土壤,也不介意南北,在广袤大地上随处滋生,成为春天里最让人喜欢品食的野菜。无论蘸酱生吃,还是做汤包馅,都让人回味无穷;“陟彼南山,言采其蕨”,蕨,就是蕨菜。蕨菜是古时今日都常见的野菜,生长在山间沟壑,碧绿缠绵,丰盛繁茂,被古人称为“吉祥菜”,是筵席上的高档菜肴。蕨菜或烹炒,或凉拌,清脆爽口,令人唇齿生香。周灭商时,“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就是只吃蕨菜、薇菜,最后饿死于首阳山中的;“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初生艾草毛茸茸的,可以炖汤煮粥,和米粉做成碧绿色小团子。

据说从《诗经》里可考证出25种野菜,简直是一座远古野菜种植园。在那个年代,这些野菜犹如宅心仁厚的女子,耕田织布暖老温贫。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野菜是现代人春天的清欢,它们从遥远的《诗经》里游弋而来。它们是春天送给灶头的新意。也许有些现代人油腻的舌头不习惯野菜的粗糙,犹如他们略显贫瘠的内心盛不下一本丰腴的《诗经》。但是,只有吃下去才会知道,在野菜粗糙的容颜下,有着多么丰富温柔的内心,多么汪洋恣肆的热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