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海外市场用脚投票 中国家电炙手可热用硬实力站稳市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06:40:00    

广交会已吸引超过11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第135届同期增长10%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绮曼 黄婷 王丹阳

第137届广交会正在举行。记者17日从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17日中午,第137届广交会已吸引来自全球216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1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第135届同期增长10%。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在会上介绍,本届广交会继续发挥贸易之桥、合作平台作用,一期聚焦“先进制造”主题,从工业原材料到产成品,从专业设备到成套产线,应有尽有。既有丰富的产品展示,又有透明的询盘定价,也有全流程的供应链服务,广交会开放平台作用更加彰显。

记者在广交会走访发现,面对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国家电企业聚焦海外市场真实需求,脚踏实地地进行产品创新,让全球消费者“用脚投票”,实现不战而胜的外贸突破。而很多采购商也表示,尽管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但他们依然坚定看好中国、看好中国产品,这次来广交会,不仅是来“打卡”,更是来“下单”的。

中国供应链难以代替

从本届广交会一期参展企业看,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等称号的企业超5100家,“新三样”、数字技术、智能制造相关企业约3700家。从展品看,商用及工业制品领域的很多低碳新品亮相,服务机器人、VR设备、零嵌冰箱、双驱分舱洗衣机等新消费产品备受关注,中国“智造”硬核实力吸引大批采购商参观洽谈。

一直以来,家电企业都是中国制造的出口主力军。2024年,中国家电行业全年家用电器出口数量达448144万台,同比增长20.8%。截至目前,中国家电出口额已连续12个月同比增长。

“参展没有特别调整”“长期影响小”,这是羊城晚报记者从广交会家电外贸人员口中听到的高频回答。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新闻发言人高士旺在广交会探展后告诉记者,不同家电企业受到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程度不同,但普遍表现出较强的应对信心。“尽管短期中美贸易会有一些波动,但中长期中国供应链韧性和创新能力仍难以替代。”

在高士旺看来,短期内,企业仍在进行策略性的调整,包括海外产能布局、拓展新兴市场等;但从长期来看,其他国家很难建成中国这么大体量的工业配套体系,企业也很难形成持续创新的内在驱动。

高士旺进一步表示,企业创新的外部驱动源于外在环境压力,例如不确定的国际贸易环境,内在驱动则指企业自发创新。中国家电行业竞争激烈,企业为了保持市场竞争力,对市场需求更敏感,人才体系建设更完备,自主创新动力更足。

用硬实力站稳市场

在广交会现场,记者走访了解到,“做好自己的事”是中国家电企业应对当下复杂市场环境的关键策略。

走进美的展位,产品根据不同气候类型来展示。美的家用空调市场推广代表朱女士告诉记者,他们聚焦全气候、全场景、全屋维度,在展示上更加强调用户需求和产品功能的匹配。

为了满足全球最大范围的家庭需求,美的瞄准全球大众最关注的两大共性需求,即耐用可靠和环保节能不断创新,再针对不同气候类型下的细分场景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如针对中东和非洲的炎热高温环境,研发出极速制冷技术;针对欧美部分区域的严酷低温环境,推出突破传统热泵限制的高能效热泵解决方案。

“全世界平均每两台空调就有一台压缩机来自美的,每四台变频空调就有一台为美的制造,这让美的掌握了更庞大的空调运行控制数据量。”朱女士特别提到,随着AI家电成为全球趋势,美的深耕全球市场积累的数据也成为该企业的一项核心竞争力。

另一家白电龙头海尔在广交会上展出的产品,也展现了其对国际市场需求的深入洞察。海尔展出的一款面向欧洲市场的冰箱采用三门大容积的设计,既提高了能效又便利了使用。“目前我们的多门冰箱在欧洲市场的市场份额冲到了第一,在西班牙和波兰等国更是占据六成以上的市场份额。”海尔制冷海外营销总监字家云表示,欧洲本土的冰箱品牌多采用两门设计,三门设计则由海尔首创,这一量身打造的设计让当地消费者愿意支付更高溢价,产品价格比行业均价要高出40%。

在广交会现场,创维展区别具一格的铜人艺术区吸引了大量来自海内外的采购商驻足欣赏。展位上,零嵌冰箱、双驱分舱洗衣机、迷你洗衣机、便携式移动空调等差异化家电产品受到海外采购商的认可。

“我们从4月初就开始忙广交会。”创维电器股份海外营销总经理郑小松表示,4月以来,几乎每天都有采购商提前来参观工厂、洽谈合作。在节能绿色化、定制差异化的产品策略下,2024年的创维电器海外营业额同比增长较大。目前,该公司持续耕耘欧洲、中东等传统优势市场,同时以更大力度拓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

进一步深化全球布局

在国际市场上,广交会这艘外贸巨轮的航向备受外界瞩目。记者走访了解到,当前,广交会已将新兴市场从替代选项升级为核心战略。第137届广交会的数据显示,预注册的境外采购商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占比高达72%,金砖国家占27.4%,RCEP成员国占11.7%,中东国家占14.3%。

紧抓海外新兴市场增长点,中国家电企业正主动调整出口战略,以规避国际贸易壁垒。其中,龙头企业正进一步完善在海外新兴市场的生产基地布局,提高供应链韧性。

海信在全球拥有30个研发中心、36个工业园区和生产基地。海信国际营销公司助理副总裁毕强告诉记者:“通过产能的全球化布局,我们可以灵活应对全球供应链短期内的扰动,将其对公司海外整体布局的影响降到最低。”

“不少客商一下飞机就直奔我们志高展区聊合作。”志高空调海外营销公司总经理廖世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海外不同区域的市场,志高持续推出在当地更有竞争优势且能满足当地新能效标准的全线产品,致力于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及体验。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志高所占市场份额已达到10%,2024年营收整体市场同比增长68%。

然而,开拓新兴市场绝非易事。高士旺坦言,新兴市场的消费力和商业环境与传统欧美市场差异不小,需要调整产品研发和销售策略,但若能通过需求洞察进行差异化竞争,对企业发展是很好的契机。

“如果不了解当地需求的话,其实是举步维艰的。”毕强认为,在深入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只有利用技术创新来满足需求,配合营销带来的品牌认知度提升,才能推动产品结构高端化,驱动新兴市场业务持续增长。

字家云也表示,根据每个市场不同的特点,因地制宜研发符合当地市场需求的产品,是海尔一以贯之的做法。“在刚切入市场的时候,我们需要通过常规的产品来满足当地的基本需求,然后再慢慢走出差异化路线。”她说。

“先是要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再是要提升供应链效率。”毕强表示,海信持续进行体育营销,冠名国际化赛事和队伍,就是希望扩大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同时,新兴市场渠道复杂且分散,他们需要进一步优化物流和售后体系以确保高效供应。

编辑:邬嘉宏

来源:金羊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