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理润旱码头”奏响理论与文化的融合乐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1 18:48:00    

大众网记者 李杰 通讯员 刘嘉祺 淄博报道

4月27日,淄博市周村古商城景区内热闹非凡,一场别开生面的周村区“理润旱码头”进景区宣讲暨永安街街道“知行讲堂”活动在此举行。本次活动旨在让理论宣讲走出传统的“象牙塔”,以更接地气、更具温度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为游客和居民呈上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文化温度的“盛宴”。

周村,作为鲁商精神发源地和“丝绸之乡”,自古便是文化交融、商贾云集之地。周村区积极探索理论宣讲新路径,将景区作为理论传播的“活载体”,让历史建筑、文化地标成为理论宣讲的“实景课堂”。活动现场,淄博市政协委员张鸿雁以《文化点亮生活》为主题,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文化在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淄博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院的朱宣宝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带领大家穿越时空,探寻周村千年商埠的发展脉络,让大家触摸到这片土地上绵延千年的开放基因与创业精神;山东轻工职业学院郝媛老师的《千年绸韵话周村》,则从丝绸产业的兴衰变迁,展现周村“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精神传承;千佛阁社区工作者吕小雨讲述的《独居一“阁”》,则以社区服务中的真实故事,展现基层治理中“以情暖人”的生动实践。

活动打破传统宣讲的单一模式,将理论内涵融入文艺表演,形成“宣讲+演出”的立体呈现。前进村的独唱《望月》,以悠扬旋律诉说周村人对故土的眷恋;金色年华艺术团的小品《家门口的“守护”》,聚焦基层工作者守护社区的日常,生动诠释“平凡中的坚守”;当《我和我的祖国》小提琴声在景区上空流淌,音符间流淌的不仅是对祖国的热爱,更暗含周村人将个人奋斗融入时代发展的自觉;活动在雲斐艺术团的合唱《大红枣儿甜又香》中落下帷幕。

此次活动的举办,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了解周村的新窗口,更探索出一条“以文化人、以理润心”的基层理论传播新路径。永安街街道将继续深入开展“理润旱码头”系列宣讲活动,让这座古老的旱码头在理论滋养与文化浸润中,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