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张玮玮 通讯员 高晴晴 文/图
执行,是司法案件办理程序的关键一环,更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深圳深汕特别合作区人民法院(下称“深汕法院”)始终将执行工作置于司法实践的重要位置,以切实举措推动法律文书从“纸面裁判”向“胜诉权益”转化。2024年,深汕法院累计受理各类执行案件1656件,成功执结1420件、结案率85.75%。这份彰显司法公信力的成绩单背后,凝聚着全体执行干警持续攻坚执行难题、创新执行机制、提升执行质效的实践成果。
基层治理的“温暖触角”
“这土地明明是我们村民小组的,合同到期了,他为什么不还?”
“我种这些桉树也花了不少心思和力气,现在说走就走,我的损失谁来赔?”
在深汕特别合作区赤石街道,某村民小组与村民黄某因《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到期后地上附着物归属及收益问题产生争议。
原来,黄某在承包土地上种植了不符约定的桉树,合同到期后也未归还土地,村民小组遂将其告上法庭。后经法院审理后判决黄某自行清理桉树、归还土地并支付土地占用费。
“我们不能简单地一判了之,更重要的是要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在执行过程中,深汕法院的执行干警们认为,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执行案件,更是关乎村民之间和谐相处的大事。于是他们耐心倾听双方诉求,提出由村民小组给予黄某某一定补偿,以换取土地及桉树的方案。
经过多次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和解,村民小组补偿黄某某近3万元,黄某某归还土地及桉树,不再支付占用费。
言必践行,行必得果。过去一年,深汕法院与各相关部门建立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合作机制,将各村(社区)网格员协助执行纳入其中,建立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快速反应的联动机制,不仅提高了执行效率,更让基层群众感受到了司法的温暖和触角。
执行法官调解现场执源治理的“智慧之钥”
“官司打赢了,钱能不能拿到”是人民群众在司法领域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而执行工作,归根到底就是把人民群众的胜诉权益兑现成为“真金白银”。
“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会尽快履行还款义务的!”近日,深汕法院巧妙运用《预处罚通知书》这一“惩戒预警”措施,成功执行一起案件。
案件当事人叶某某屡次无视生效的法律文书,拒不履行义务。面对叶某某的漠视,深汕法院执行局向其送达《预处罚通知书》,明确告知叶某某拒不履行生效的法律文书的行为已严重违法。
眼见即将受到法律严惩,叶某某这才低下头,当日便向申请执行人深汕某公司先行兑付了4000元,并就后续还款与申请执行人达成了和解协议。
“《预处罚通知书》就像是一道‘红线’,让被执行人明白自己的义务和法律责任。”执行法官解释说,“它兼具灵活创新性和法律强制性,不仅有效震慑了被执行人,促使其主动履行义务,还体现了法院在执行过程中的善意与文明。”
承办法官向当事人送达《预处罚通知书》一直以来,深汕法院持续强化执源治理,坚决推进执行事务中心的建设,推动建立“1+3+N”工作机制,设立执行事务中心,同时在执行事务中心下分设的执前调团队、简案执行团队和繁案执行团队,并对外与多个单位建立多项联动执行机制。
执行事务中心设立以来,通过端口前移,将执行和解、督促履行直接在立案前段和查控前段完成,同时积极运用执行“惩戒预警”机制,对有履行能力但不主动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出具《预处罚通知书》,通过告知预罚款预拘留,告知被执行人不履行裁判文书的法律后果,有效推动了案件的履行和解,提升执行效率。
联动之力的“织网之梭”
深汕法院在执行工作中注重强化联动机制的建设,通过与公检法三部门联合制定工作指引、与政府部门建立联动执行机制,实现了信息共享、协作配合和优势互补。
“朱某须在2024年4月底前向冯某支付拖欠的房屋占有使用费、水电费,并清退案涉房屋的物品。”这是深汕法院对一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作出的判决。
然而,履行期限届满后,被执行人朱某却迟迟未主动腾退,深汕法院依法向其告知,要求限期搬离,但其依然“油盐不进”,拒不配合。其间,执行人员又多次走访,协调解决搬离难题,但双方未协商成功,被执行人拒绝搬离。
为此,法院决定采取强制腾退措施。在当地村委、检察院等单位工作人员的见证下,深汕法院开展了强制腾退行动,最终成功清空了房屋。
深汕检察院民事执行监督干警认为,深汕法院在执行过程中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充分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检察院也将继续加强与法院的沟通协调,共同推动执行工作的深入开展。
开展强制腾退行动深汕法院执行局始终秉承“善意执行、文明执行”理念,努力通过释法明理等方式,劝导被执行人主动腾退房屋,但是面对“老赖”也不惧蛮横威胁,敢于亮剑,充分彰显了执行的“温度”和“力度”。
近年来,深汕法院不断深化与政法机关的协调配合机制,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等高效沟通方式,与深汕公安分局、深汕检察院等关键部门紧密合作,就如何高效查人找物、迅速实施司法拘留以及严厉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违法行为,构建了全面而深入的合作机制。通过强化联动机制的建设和运用,深汕法院成功执结了一批难案、积案,有力维护了司法公正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深汕特别合作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司法保障。
厚植沃土兴万木。值得一提的是,在深汕特别合作区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法治化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坚实保障。而深汕法院在执行工作中,始终坚持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理念,对符合破产条件的涉企案件,推动执行程序向破产程序转换,促成涉企案件有效集中清理,也能够识别并清理那些长期经营不善、资不抵债、无法清除到期债务的“僵尸企业”,有效缩短市场出清周期,减少无效供给,以司法之力疏通经济“堵点”,为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让司法有力量、有温度,让群众有温暖、有遵循、有保障。”深汕法院执行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深汕法院将继续秉持这一宗旨,为深汕特别合作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