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临沂河东经济开发区:“一体两翼多园”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08:29:00    

■“品质河东·镇街园区行”特别报道⑩

在临沂客户端讯在绿色低碳和科技创新浪潮涌动的今天,河东经济开发区以“一体两翼多园”的发展格局,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今年一季度,各项经济指标成倍增长,实现“开门好”,建成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全覆盖,招引项目建设提速。从废旧动力电池的循环利用到核医疗设备的国产突破,从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到新兴产业的加速集聚,该区正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绿色转型为核心,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在山东太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一批批电动车废旧电池经过自动化拆解、破碎、分离、提纯,仅用十几分钟就变身为电池粉、铜粉、铝粉,再经下游企业湿法冶炼,重新成为锂电池的生产原料。这条国内领先的退役动力电池回收生产线,不仅破解了环保难题,更开辟了“城市矿山”的新赛道。

作为山东省首个大规模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项目,太古新材料具备年处理4万吨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电池的能力。公司采用先进的分离技术,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生产,使废旧电池变废为宝。“公司计划创建国内领先的新能源电池循环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和锂电循环利用公共技术创新中心,形成‘回收—拆解—再生—利用’的闭环产业链。”山东太古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夏铭远说。

“我们仅用3个月就实现了厂房主体竣工并投产,展现了‘经开速度’。”河东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林永前介绍,成立专项服务专班,通过审批全程代办、建设问题联席调度等机制,为企业提供全周期护航。未来,还将围绕该项目引进正极材料再生、储能系统集成等上下游企业,构建完整的绿色低碳产业链,力争3年内形成产业集群,为北方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树立标杆。

河东经济开发区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学的产业规划。近年来,河东经开区深入贯彻落实“品质河东”发展战略,加快构建“一体两翼多园”发展格局,打造全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项目建设的主阵地。

“一体”即提档升级建成区,聚焦战新产业,推动医疗器械产业园等传统优势产业升级;“两翼”即郑旺片区做大“光储充”一体化产业园区,汤河片区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商用车基地;“多园”即培育特色产业园,形成差异化、专业化、集群化发展模式。

在河东医疗器械产业园,科技型企业正加速崛起。中金生物(山东)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肿瘤标志物检测试剂盒,精度与稳定性达行业领先水平,已完成38种国家备案,涵盖肝癌、胃癌等高发肿瘤检测领域。“今年,公司启动年产500万份检测发光试剂生产项目。我们计划向基因检测、新型生物标志物等前沿领域拓展。”中金生物(山东)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建说。

与此同时,山东马克达核医疗产业集群项目正在加速建设。该项目以核医学产业为核心,引入核医设备人体PET项目和临沂国际分子影像中心项目,拥有50余项发明专利,其核医疗射线影像诊断设备的分辨率领先进口设备4.6至17倍。“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山东省唯一的核素发生器生产工厂,并打破国外品牌在人体PET/CT设备领域的垄断,填补国内尖端核医疗设备生产的空白。”山东马克达核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昂说。围绕中金、马克达等项目,经开区加大青海夏都、杰信医疗、安信康医药等项目推进力度,打造生命健康产业园。

产业集聚是河东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另一大亮点。经开区创新园区发展模式,采用“保姆式”“一站式”服务,推动企业集中、产业聚集、资源集约,形成了多个特色产业集群。其中,五金机械制造产业集群以工程机械配件、五金工具制造为龙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燃气设备、高压容器制造为主导;智慧物流产业集群依托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等多式联运;高端预制菜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以水果、肉制品深加工为核心品牌。

科技创新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河东经济开发区积极推动产学研用合作,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大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集群化迈进,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澎湃动力。目前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3家、省级以上技术创新平台16家、省级以上孵化器和众创空间2家,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8家、创新型中小企业8家。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璐 王泓钧 邵慧 通讯员 邢子芹 钟继平

编辑:吕金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