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吉网调查|暴雨再袭长春,沙袋防线能否挡住老问题?光复路水患“病根”到底在哪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6 08:42:00    

7月24日,长春再迎强降雨。几日前,长春中北部区域的突发积水仍让人心有余悸,而当日被淹的光复路商铺区,这一次则严阵以待——商户门前垒起沙袋,筑成临时防线。

雨水冲刷着这些堆起的屏障,也叩问着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沙袋能挡住眼前的雨水,但能否挡住反复袭来的老问题,光复路水患的“病根”究竟在哪?

7月25日,中国吉林网记者实地探访,试图揭开背后的深层症结。

暴雨再临,沙袋成“安全线”?

几日前的一场暴雨,让长春市光复路市场区域秒变“水上”市场。这一次,强降雨来临之前,商户们、社区、街道提前做好了应对。

25日上午9时,急雨初歇。记者在长春市光复路与亚泰大街交会处看到,商户门前筑起了1米高的防洪墙。沙袋外还加装了防护板,部分商铺自发准备了抽水泵。

在现场中国吉林网记者了解到,商户门前的沙袋,在新一轮降水中发挥了一定作用,有效阻挡了雨水倒灌,降低了积水对店铺的威胁 。

“前几天那场雨,半小时就淹到腰,十几万的货全泡汤。”一家日杂店负责人韩先生一边堆沙袋一边说。他的店铺仓库里,两台工业风扇正全力运转,但霉味依然挥之不去,地面仍有积水,天花板还在渗水。

然而,沙袋防线并非固若金汤。地势最低洼的街角,雨水仍不断从缝隙渗入店内。

隔壁百货店的张先生忧心忡忡:“上次就损失了几万元的货,水要是再进来,我这小本买卖真就完了。”

记者走访了解到,韩先生商铺所在的利通大厦一楼都是商铺,有30多家。几日前的一场大雨,各商户家的货物均不同程度受损,损失在几万元至十几万元不等。目前,社区已经上门登记,但是,损失还不知道怎么弥补。

“这两年,雨季也有过雨水冲进商铺的情况,但都不严重。”韩先生坦言,前几天商铺被淹,跟降雨量大且急,有很大原因,这也是自己在店里工作以来遇到最严重的一次。

水漫光复路 暴雨之外还有何“推手”

几个层面,可以推测答案。


光复路地处老城区,作为长春老牌商圈,其地下排水系统堪称“高龄”,管网可能存在老化淤堵问题。

光复路所在区域地势相对较低,在降雨时,来自周边较高地势的雨水快速流向光复路,而排水系统又无法及时将这些雨水排走,就会导致光复路积水严重。

破局之路 超越沙袋的系统性求解

再迎强降雨,为了避免商户再度受损,7月25日一大早,长春市宽城区新广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高晨峰就来到这里,引导堆放沙袋,提前告知商户预防,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另外,还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做好应急防护。

沙袋是应急的盾牌,但并非根治水患的长久之计。围堵与预防只能缓解症状,无法根治“城市看海”的顽疾。

高晨峰认为,从长远考虑,针对光复路等易涝片区应该进行大规模管网改造升级,包括铺设大口径管道、增设强排泵站等“强筋健骨”工程。而这还需要商户、相关单位多个部门的协调。目前,已经有专家来调研情况。

在今年4月,长春市建委进行了一次全市主城区市政排水管网清掏疏通维护行动。2022-2024年,通过“一厂一策“提质增效工程,共实施66公里市政排水管线改造。

近年来,长春市城市规划部门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城市改造蓝图。在光复路等区域更新中,可以推广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生态树池,提升雨水就地消纳能力,也将有助于打通城市排涝的“大动脉”。

此外,建立更精准的暴雨内涝预警系统,严格网格化管理责任,确保雨水设施日常清淤维护到位,相信也能消除“最后一公里”梗阻。引导商户完善店内防水措施,储备应急物资,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当极端天气成为常态,或许我们需要同步的,是城市治理思路的系统性升级。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陈志文

摄影 罗浩

来源:中国吉林网

初审:张楠

复审:曲翱

终审:陈尤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