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拔节生长!南沙自贸片区的十年产城之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30 19:17:00    

庆盛枢纽区块,港科大(广州)、港人子弟学校建成开学,港澳科研设备在此完成免税通关、科研数据实现跨境流动,不断书写与港澳合作的新篇章;

南沙枢纽区块,超百亿的综合开发项目首期工程日前正式动工,呼之欲出的超级枢纽南沙站将“缝合”珠江口东西两岸;

2007年的南沙灵山岛尖。

龙穴岛海港区块,万吨巨轮往来自如,南沙港区突破2000万标箱,以单一港区跻身全球前十。港口后方,富凌食品科技产业园等项目落地,临港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南沙实施“五港联动”发展策略的重要支点。

……

时针拨回10年前,这些区块不少仍是农田荒地。一场“国家级试验”,让它们迎来华丽转身——

2015年4月,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简称“南沙自贸片区”)挂牌成立,面积60平方公里的七个区块开始了制度创新先行先试的新使命。

为更好地推动包括自贸片区几大区块在内的重点产业园区开发建设、产业发展、招商引资、运营管理,2017年,《广州市南沙新区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管理局设立和运行规定》(市政府第150号令,下称“150号令”)公布施行,2019年2月,产业园管理局成立并正式运作。

2022年的南沙灵山岛尖。

六年来,在南沙新区产业园管理局等部门的合力推动下,七个区块建设拔节生长,在深化改革创新、港澳全面合作、产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金融互联互通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为国家、省、市做出示范。

截至目前,南沙自贸片区已累计形成45项、136项创新成果,分别在全国、全省复制推广,累计登记企业超10万家,其中外资企业3100余家,取得显著成效。

2008年的南沙港区。

能级裂变:构建创新与开放的场域

今年9月,位于庆盛枢纽片区的民心港人子弟学校二期将建成开学,在原有基础上新增540个学位。作为全国第一所非营利性质的港人子弟学校,其学位数的扩张见证了南沙与港澳融合发展的深化。

去年,粤港智谷建成开园,一年来注册及入驻超180家企业,广汽能源、蘑菇物联、中信环境、东微电声等多个明星企业的项目落子。一片“科创雨林”正在环港科大(广州)创新区蓬勃茂盛。

在南沙自贸片区挂牌十年里,庆盛高铁站全线开通、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下称“港科大(广州)”】落户开学,环港科大(广州)创新区、港式社区启动建设。每一次变化,都是南沙协同港澳的生动注脚。

2022年的南沙港区。

锚定不同定位,自贸片区几大区块正成为南沙创新与开放的核心场域,实现发展能级的跃升与裂变。

小马智行Robotaxi畅行无阻、元宇宙政务服务大厅带来不一样的办事体验……在片区发展过程中,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新兴应用场景不断落地。

目光从北向南,在深中通道南沙线接口不远处,综合保税区区块,曾经的万顷沙田正向新兴产业基地转变。这里汇聚了芯粤能、芯聚能、联晶智能等芯片上下游企业,正形成覆盖宽禁带半导体设计、制造、封测、材料全产业链的完整生态,是未来南沙产业增长的重要“极点”之一。

2024年南沙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规上企业产值增长33.8%,“做实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集聚区”则是2025年的重点工作之一。

2008年的南沙湾片区。

当前,南沙新区产业园管理局正加快推进几大自贸片区的整体开发及运营,不少项目与南沙新一轮开发开放密切相关。

——庆盛枢纽区块采用“EPC+PPP+土地合并出让(人工智能孵化器)”的方式进行综合开发,目前重点开展土地整备、环港科大创新区、港科大(广州)二期和民心港人子弟学校扩建等项目建设。

——万顷沙区块已布局30多个产业项目,包含联晶智能、芯粤能、芯聚能、融捷等半导体、新能源企业,为南沙注入源源不断的“芯”动能。

——在南沙枢纽区块,南沙产发科创谷、广州产投大湾区数字经济和生命科学产业园等多个产业项目正加快建设,南沙站系列配套项目也将在区块内与高铁站同步动工,此外还有多个产业项目即待开建或引入。

在重点产业片区,为推动延链补链强链,产业园管理局还成立图南招商“小分队”,通过产业链招商的形式加快项目导入,同步推进“社区进园区”,加强园区建设运营管理,致力于将南沙的产业园区打造成为有产业、有生活、有娱乐的综合性产业社区。

2022年的南沙湾片区。

此外,产业园管理局还建立“企安·图南”优化法治化营商办公室(派驻检察官入园服务),并配套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含政策咨询、项目申报等),进一步优化企业服务。

产城融合:探索“有机城市”建设

1933年,城市规划领域纲领性文件《雅典宪章》提出了“机械城市”理论——城市应该分为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部分,各司其职,互为补充。

随着规划领域的发展,《马丘比丘宪章》取代《雅典宪章》,成为城市规划的主流思潮:比起功能单一分区的机械城市,一个配套完善、有机统一的都市生态,更契合都市人对便利、多元的生活方式的需求。

2009年的南沙区蕉门河中心区。

尽管不到南沙面积的8%,作为城市重要组成部分的自贸片区,当前正深入探索“有机城市”建设。

这里不仅是制度创新的“试验田”,还是南沙产城融合的示范地。

当人工智能学会“呼吸”、当数字代码长出“触角”……日前,庆盛先行启动区展示中心的一场科技艺术展打破了AI与生命科学的次元壁,赚足了赛博朋克爱好者的眼球。

通过与业界、学界联动,产业园管理局将持续在庆盛先行启动区展示中心展示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海洋经济、机器人等前沿未来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打造“永不落幕”的科技展,丰富庆盛国际创新创业社区内涵底蕴。

2022年的南沙区蕉门河中心区。

产业园管理局还集中力量打造“15分钟生活圈”,在产业园区升腾烟火气。目前,庆盛枢纽片区已建设“iPARK港汇坊”主题街区,吸引更多大学生群体集聚南沙、体验南沙,提升区块的人气、活力和生活品质;完善人才服务站、“共享餐厅”、园区图书馆、快递驿站以及临时停车场等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建立便捷高效的园区生活服务体系,形成“15分钟生活圈”。

不仅是庆盛枢纽,南沙自贸片区的几大片区正变得越来越有生活气息——

随着邮轮母港的开港开航,20公里“广州最美海岸线”即将动工,山海连城的南沙湾成为广州海滨旅游的最佳目的地;当前正进行优化提升的蕉门河中心区块,在一河两岸旖丽风光及四大商圈加持下,是南沙最具活力的区域、不折不扣的“城市会客厅”;明珠湾起步区,摩天楼宇与岸线风光交织,彰显出“岭南风韵”与“中国气派”,成为南沙最吸引眼球的区域之一。

2018年广州南沙明珠湾大桥附近。

蹚出新路:在规划建设中先行先试

承载自贸试验区“闯新路”的期待,规划建设中的创新,也随区块发展同步落地。

2022年9月,港科大(广州)在庆盛枢纽区块建成开学。该校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获批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内地与香港合作大学,也是《南沙方案》发布实施后,广州落地的第一个重大项目。

设计上,港科大(广州)由国际知名的建筑设计事务所(KPF)牵头,以“智慧绿色校园”为灵感,融合可持续性及生态美,打造绿色自然、多元交往、智慧便捷的国际一流未来校园。

建设中,项目采用EPC工程总承包形式,应用BIM信息化、5G+智慧工地等技术,历时2年高质量高效完成一期施工。运营阶段,校园智慧技术覆盖师生生活、出行、教育、科研等多场景应用,实现一站式高效服务。

在项目管理方面,产业园管理局还专门借鉴香港建筑师负责制,试行“香港建筑领域专业人士+全过程工程咨询”创新模式,香港科技大学与国际设计顾问公司共同参与前、中、后期项目管理,让设计建设得以与香港“接轨”。

未来之城是什么模样?南沙自贸片区正在尝试给出答案。

建成后的南沙明珠湾大桥。

2023年7月,南沙区获批广东省未来城市实证试点,庆盛枢纽及明珠湾起步区为南沙未来城市综合实证试点示范区。

当前,产业园管理局正从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全流程及全周期探索新理念、新技术、新场景在未来城市空间的应用,将庆盛枢纽区块打造成为体系完备的未来城市建设综合样本,助力将南沙建设成为智慧高效、绿色低碳、韧性安全、活力宜居、文化繁荣的未来之城。

广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学校是广东省未来城市实证标杆项目。该项目由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院士团队打造,是内地第一所普惠性港人子弟学校。项目通过一系列创新技术和设计理念优化了室内环境,确保了健康舒适的条件。

例如,采用可旋转百叶系统、断热铝合金型材及Low-E中空玻璃实现灵活采光遮阳;利用亚热带气候特点打造通风廊道,提升空气品质并降低能耗。

再如,空间设计方面,项目提出 “次级地面”、“向心围合”、“枝状生长”、“立体园林”理念,将主要公共空间置于架空平台上,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场所,实现高密度建设与高质量空间的平衡。

未来,庆盛枢纽区块还将发挥粤港融合特色,持续推动一批未来城市实证项目建设,谋划光伏、无人体系、无图建造等一批先进技术落地。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将开启下一阶段新征程。南沙产业园管理局将继续做好区块开发建设,助力南沙耕好自由贸易试验区这块宝贵“试验田”,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先行先试和集成探索,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

南方+记者 任燚

通讯员 南沙产业园管理局

【作者】 任燚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