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云浮罗定“点题式”巡察让群众呼声变掌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16:45:00    

“巡察组一来,烦心路变幸福路”“现在家门口就能看上专家号”“集体钱袋子终于守住了”……罗定市委创新开展“点题式”巡察,把群众“问题清单”转化为“幸福清单”,用看得见的变化赢得群众点赞。

精准把脉解民忧

罗定市的巡察干部带着板凳进村、拿着本子串户,在田埂边听民声,在榕树下访民情。通过“信访直通车+网格走访+云平台”立体化收集群众诉求,建立“急难愁盼”问题库,实现民生痛点“一图统管”。仅“百千万工程”专项巡察期间,就推动解决道路出行、医疗保障等11个民生痛点,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6万元。

烦心路变身幸福路

“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的日子终于到头了!”太平镇西良村村民陈伯指着新铺的沥青路感慨。巡察组接到群众反映后,迅速启动“问题会诊”,仅用20天就推动搁置2年的污水管网配套道路修复工程完工。巡察干部既当监督员又当协调员,带着卷尺丈量道路,守着工程倒排工期,推动太平、榃滨、黎少、苹塘等4个镇完成村道硬底化改造5公里,惠及沿线3000余名村民。

巡诊服务进村来

“张医生每周都来村委坐诊,再不用翻山越岭看病了。”加益镇清水村村民梁姨的感慨,印证着巡察整改的温度。针对边远山区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巡察组开出“诊疗单”:督促建立“1+N”巡诊机制,抽调骨干医护组建流动医疗队,推动建立基层巡医制度,实现乡村医生每周5天驻点服务。如今,智能诊疗系统实时更新出诊信息,村民看病从“追着医生跑”变成“医生上门来”。

揪出工程“猫腻”守好集体钱袋

“多亏巡察组的火眼金睛,帮我们村追回了多付的工程款!”围底镇朗社村账上“消失”的工程款失而复得。巡察干部化身“项目侦探”,带着施工图纸跑现场、拿着验收单核数据,揪出3个虚增工程量问题项目。举一反三建立村级微工程“三审三验”机制,推动8个村自查自纠,为集体挽回损失7万余元。如今,工程项目公开栏成了村民最爱看的“明白墙”。

“群众点题是信任,我们答题见担当。”罗定市委巡察工作负责人表示,将深化“民呼我为”机制,把巡察整改成果转化为惠民实效,让群众的“问题清单”持续变成“幸福账单”。

从泥泞路到沥青道,从看病难到送医上门,从糊涂账到明白墙......罗定巡察干部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效温暖民心。这种“群众出题、巡察破题、多方解题”的良性互动,正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注脚。

文 | 记者 郑俊良 通讯员 罗纪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