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眼红中国成为钻石工厂?西方开启停产抗争,可惜不过是自寻死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15:23:00    

2024年6月,全球钻石行业爆出一则重大消息。戴比尔斯宣布全面停止培育钻石生产,试图以“回归天然钻石正统”来挽回颜面。然而,这更像是面对中国柘城县培育钻石产业崛起所做的一次无力挣扎。

柘城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却在短短五年内,凭借实验室培育出的600万克拉宝石级钻石,打破了西方长达百年的钻石垄断。



戴比尔斯打造的“钻石恒久远”曾是全球闻名的营销传奇。但在2024年,其上半年营收同比大幅下滑21%,净利润锐减超60%,天然钻石价格指数在五年内下跌了34%。美国第二大钻石商WD申请破产,更是把行业危机推向了顶点。

市场的转变其实早有端倪。2018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认可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并无差别,为培育钻石的发展按下了快进键。

消费者发现,柘城县实验室培育的钻石,净度能达到VVS级、颜色可达D色,价格却只有天然钻石的十分之一,“克拉自由”的潮流势不可挡。



在柘城,老农们打趣说“种钻石和种辣椒都是在土里讨生活”,这话不经意间揭示了产业变革核心。2020年,技术取得突破后,柘城如今年产量600万克拉,占据世界近乎一半产能。

D色、VVS净度的一克拉柘光钻石,配上18K金戒托只需8000元,而同等品质的天然钻石价格却超10万元。

柘城企业还借助“情感科技”重新构建消费逻辑。国内推出了DNA纪念钻,能把胎毛、宠物毛发等融入钻石晶体,使珠宝成为记忆的承载物。29岁的张女士定制了一条用孩子胎毛制作的钻石项链,她说:“这不只是饰品,更是生命的纪念。”

上海金融行业的周先生定制了一枚6克拉的柘光钻戒,花费不到5万元,而戴比尔斯同等级别的产品标价超过百万。

“从和专属顾问初次沟通需求,到最终确定细节,再到支付尾款和验收成品,整个过程体验十分顺畅,国产服务也毫不逊色,最重要的是节省了一大笔开支。”

之后,在口碑传播下,90%的订单来自北上广深的高净值客户,甚至拓展到了富豪群体。北京的富商周女士在苏富比拍卖未成交后,选择了柘光进行一对一的定制。



贝恩咨询的报告证实了这一趋势:2024年,单价超过50万元的培育钻石订单大幅增长420%,其中80%的买家有过购买天然钻石的经历。

面对冲击,戴比尔斯在两年内两次降价,最大降幅达25%,但仍未能遏制营收下滑。天然钻石的致命短板在于,其成本结构已被中国技术瓦解。柘城的六面顶压机技术让单克拉培育成本降至千元不到,而天然钻石开采成本达3000元。

更令西方担忧的是,中国在粉钻等稀有色彩培育技术方面已构建起壁垒,意大利采购商坦言:“他们在色彩控制上的能力让我们没有其他选择。”



这场较量的核心,是“资源稀缺性溢价”和“技术普惠价值”的碰撞。当78%的Z世代消费者觉得“为天然钻石的溢价付费不划算”时,戴比尔斯们所讲的“永恒故事”再也无法掩饰其定价体系的空洞。

柘光的成功并非偶然。其京东旗舰店开业首月销售额就突破百万,海外订单也源源不断。其技术总监直言:“戴比尔斯卖上百万的产品,我们定价不超10万。”

不过挑战也十分严峻。戴比尔斯停产的决定,对培育钻石市场并非没有影响。好在今年戴比尔斯“审时度势”,正式为培育钻石宣传,喊出“Shine Bright Spend Less”(璀璨闪耀,更少花费)的口号。

但后续动作难以预估,中国钻石产业的未来仍需谨慎开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