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弃”一词,在汉语词典中的直接解释是“厌恶而不愿意接近”。
在生活中,如果你留意,也总能发现充斥在身边的各种“嫌弃”:男女关系中女方嫌弃男方懒惰不上进;亲子关系中父母嫌弃子女不努力;朋友关系中嫌弃那些有事没事喜欢发自拍的人;职场上嫌弃那些呆头呆脑沟通费劲的同事;追偶像,粉丝与粉丝之间也相互嫌弃,觉得有品位的是自己,没品位的是对方……
以上种种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嫌弃”,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其实投射出的是一个人的内心独白。
1
沙子理论:黑沙子与白沙子
在心理学的领域当中,沙子是心理分析最喜欢用到的工具之一,如果你仔细观察这个世界上还算比较常见的沙子,就会发现,它们大部分是由两种沙子组成,一部分是黑色的,一部分是白色的。
人的内心事实上也如同沙子一般,在我们每个人出生后的成长过程中,内心形成了许多内容模式,其中有被社会接受的部分,有自我认同的部分,这些相当于那些白色的沙子;那么不被社会接受的部分和不被自我认同的部分,就相当于是那些黑色的沙子。如果社会给我们自身的压力巨大,我们内心的压抑也随之加大,白色沙子的部分会浮上来,黑色沙子的部分会沉到心底里,安静地待在你的内心,成为另一个“隐藏”起来的自我。
在正常状态下,我们的生活似乎“一切都很美好”,我们就是“君子”与“淑女”,然而一旦生活中有什么元素刺激或翻起了那些原本“隐藏”在你内心深处的“黑色沙子”——其实就是他人身上所显现出来的那些被“我”所压抑下去的心理机制——于是,突然间,“我”就爆发了,就会对对方产生某种嫌弃感、厌恶感,这其实不是你在嫌弃或厌恶别人,而根本就是你实际上正在嫌弃和厌恶“内在自我”的表现,“嫌弃”你内心那个被压抑、被忽略、被放弃的隐密的自我。
2
产生“嫌弃”感,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看看下面这个我们比较常见的生活场景:每天清晨都要很早起床给家人做早餐的她,需要待孩子吃完早餐再送他去学校,然后自己再去上班。然而孩子往往不能在早上“兵荒马乱”的规定时间里把早餐吃完,总是磨磨蹭蹭,导致她在单位也经常迟到。所以每次当她从厨房里急急忙忙冲出来准备出门的时候,看见饭桌上的孩子还没有把早餐吃完,就很难压抑自己的火气,总是忍不住心头火起,对着孩子大吼:“叫你快点儿,没听到吗?你知不知道妈妈就快要迟到了,就因为你,你怎么总是这么慢?!”
当先生出来打圆场的角色,在一旁接口让她放松些,别吓着孩子了,晚几分钟不值得大吼大叫,于是她另一股心火又被激起,对着先生继续吼:“你就知道说,什么都是我做,你什么都不做,你知道我每天有多辛苦?为什么我会嫁给你这种人?!”……
毫无意外,当她将孩子送到学校,自己再赶到单位已然迟到,一个月的全勤奖又泡了汤,她不得不压抑着自己的怒气及情绪,开始忙工作上的事情。
这样的状态并不是偶然有之,下班回家,依然有不开心的因素影响着她的情绪,孩子放学回来,不写作业,玩儿,而且各种玩具、书本随地乱丢,她内心的那种厌恶感又上来了,恨不得伸手打孩子一顿,但她提醒自己“忍”,强忍,叫孩子一起来收拾地上那“残局”一般的现场,孩子没心没肺,十分开心,见到妈妈笑得灿烂,还在地上打起了滚儿……
她终于被激发了,大声呵斥,一巴掌扇了过去,孩子不知道妈妈为什么突然间发飙,瞬间懵了,紧接着嚎啕大哭起来,听着孩子哭,她内心又隐隐有些自责,这样的小事怎么会让自己这么冲动?她想起自己小时候,曾经也有过将玩具摊在地上的经历,也在妈妈面前高兴地打了滚儿,妈妈也同样不高兴地狠狠地打了她……
其实,童年时的这些经历,就相当于是她的“黑色沙子”的一部分,当她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地上打滚时,这部分“黑色沙子”便被翻腾起来,当年自己的妈妈对她的呵斥,瞬间就穿过几十年光阴,来到现在的时空,淋到了自己孩子的头上。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亲子关系中产生的某些“嫌弃感”,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它一方面折射出在原生家庭的童年所经历过的某些“创伤”,意味着“从自己的孩子身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一方面又是一种比较特别的、保护自己孩子的方式,意味着“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成为当年同样的我”,当然,这种方式对孩子来说,并不美好。
于东辉 广东省心理学会咨询与治疗专委会常委、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节目特邀专家、心海榕社工中心发起人兼督导
我们身边有趣的现象之一,不知道你有没有留意过,就是一个人的好友当中,往往或多或少有几个和自己性格极端相反的人,这种性格互补的朋友关系,其实还是因为你能从对方身上看到某些被压抑、被忽略的自己;当然,如果对方某些时候或某件事情引起你对他的“嫌弃”,那其实也是在“嫌弃”那个被压抑、被忽略的自己。
而且,并不仅仅是朋友关系如此,事实上在我们可能面对的亲密关系、亲子关系、职场人际关系及一种较为特殊的“粉丝与偶像”关系当中,都会被某种程度的“嫌弃感”所击中,而在这些“嫌弃”的背后,你是在与你自己压抑的内心进行一场无言的独白。
■新快报记者 陈斌/文 廖木兴制图
3
无意中嫌弃
也是内心深处想要的逃离
再继续看我们日常会碰到的生活场景——当先生对她说:“回家吧,该煮饭了!”时,她内心突然窜上来一股“无名火”,几乎是吼叫着说道:“煮饭!我天生就是煮饭的?!”
先生被吓了一跳,有些困惑地看着她:“怎么了?今天我煮饭啊,菜已经买好了,咱们回家就可以煮,你怎么这么大火气?谁招惹你了?”
先生的这段话,让她的火气消了下去,心也软了下来,但她依然不明白为什么一句话就能让她“怒火中烧”,险些就“暴跳如雷”了。
心理咨询师告诉她,当一个人的人生曾经经历过某个非常痛苦的阶段,而在那个阶段中自己的状态或痛苦,并不一定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消失掉,而是往往会压抑在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里,变成我们前面所提到过的“黑色沙子”,一旦现实当中的某个环境、某件事件,无意中触动或触发了之前的那种感觉,让自己突然有一种仿佛又重新“回到那时候”的现场感时,内心深处就反映出一种“很想要逃离那种状态”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的外在表现,就是我们所说的“厌恶”或“嫌弃感”,在这样的情境之下,这种“嫌弃感”也同样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为的是不让主体再度陷入到之前那种不愉悦、不舒服的精神状态中去。
另一方面,亲密关系的双方,除了自我保护机制所催生出来的“嫌弃感”之外,其实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就是“你是我最亲近的人之一,为什么你不能理解我的苦衷?为什么你不懂我?谁都可以不懂我、不理解我,但你不能”这样的含义,这是对于亲密关系一方的另一种心理要求,即,在亲密关系当中,“我”对“你”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是不同于其他一般人的,所以一旦“你”不能理解“我”、不能体谅“我”,就会激发起“我”内心的“厌恶感”。要知道,在所有关系当中,人都是需要被回应的,都是需要被重视的,亲密关系的双方更甚。
4
职场衍生的嫌弃
是学习关系的某种投射
职场上,总能遇到一些“扑克脸”式的人物,他们其实在工作中也并没有什么不顺心、不开心的事情,但每次示人的时候,面部表情看起来都显得比较阴郁和严肃,倘若再遇上个“玻璃心”的下属,那么相互之间的龃龉恐怕也是有点不可避免的。
所谓“玻璃心”的下属,并非表达某种贬义,这种“玻璃心”的养成,很可能是一个人尚在求学时期已经成型,进而随之进入社会,成为其自身的一部分。
学校,是连接家庭与社会的一座桥梁,对于小孩子来说,家庭之外的“社会”就是学校,孩子通过在学校的学习,通过接触不同性格、品行的老师,间接认识和了解一部分的社会。当然,真正的“社会大学”比学校复杂得多,但在一个孩童的成长过程中,尚未形成能够明辨是非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时候,学校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对孩子的影响和态度,就成为了关键因素。
在求学过程中总被压制,觉得学习无趣,在校园里带给幼小的自己痛苦体验的孩子,长大成人后进入职场中,他也会同样反复压抑自己;反之,能够追求自己的爱好、适当放飞自我的天性的孩子,长大后进入职场中也会主动追求自己喜欢的工作,不会压抑自己的感受,因而心理咨询师告诉我们,职场上的关系,与当年读书上学时的关系,有着深度的链接,职场关系中衍生出来的“厌恶”或是“嫌弃”,事实上就是学习关系的某种投射。
5
粉丝间相互嫌弃
小时候缺爱的内在需要
在各种各样的关系中,有一种关系比较特殊,我们可以称之为“粉丝专爱关系”,意思是说,那些明星的粉丝们,对自己所青睐、所欣赏的偶像的追随和崇拜,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排他性”,即:Ta是属于“我”的,并且是只属于“我”的,Ta是“我”专属的——这其实是许多追星族心底的声音。
与此同时,在这种“粉丝专爱关系”中,还投射出另外一种“嫌弃感”,意味着“我”喜欢某某明星,那么“我”是有品位的,“我”懂得欣赏该明星的一切,Ta做什么事情都带着“偶像光环”;而“你”喜欢别的明星,“你”就是没品位的,“你”的欣赏能力欠缺,“你”不如“我”……
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所谓的“追星”,大都是在追求一个“理想的照顾者”,在“粉丝”与“粉丝”相互之间的“嫌弃”背后,表达着一种“小时候缺爱”的内在需要,可以理解为在孩童成长时期被“爱”滋养得不够,这里的“爱”,有一部分代表着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也有一部分可以理解为是母婴关系当中分离焦虑的处理未臻妥当,以至于因为感受不到现实中足够的“爱”的滋养,对现实太无奈,只能通过“追星”的行为,让自己沉浸在某种虚幻的镜像中去满足自己对于“爱”的渴望。
越是小时候“爱”的滋养不够的孩子,越容易在青春期开始的时候即沉迷于“追星”的行径,说到底,还是童年时期内心对于“爱”的某种需要没有被满足,于是将这种“缺失”投射到明星身上——Ta无所不能、Ta对“我”无微不至、Ta性格好、Ta人长得帅气、Ta真有才华——Ta只属于“我”,就形成了某种纠结的“粉丝专爱关系”,就会产生对不是某明星“粉丝”的其他人产生“厌恶”和“嫌弃”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