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民事国家赔偿怎么诉讼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6 10:10:45    

民事国家赔偿的诉讼流程如下:

确定赔偿义务机关

赔偿请求人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请求。赔偿义务机关为在自身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造成损害的行政机关以及侦查、检察、审判、监狱管理机关。

提交赔偿申请书

赔偿请求人应当递交申请书,申请书应当载明受害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具体的要求、事实根据和理由;申请的年、月、日。

等待赔偿义务机关答复

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给予赔偿;逾期不赔偿,或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间届满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提起诉讼

如果赔偿义务机关作出不予赔偿的决定,赔偿请求人可以自作出不予赔偿的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民事诉讼程序

赔偿请求人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起诉状要写明自己的诉求请求和事实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等。

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后,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审理程序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适用简易程序或者特别程序的案件外,应当适用普通程序。普通程序的审限为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举证与答辩

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判决与执行

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后,应当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判决宣告时公开进行,但是否当庭宣判则视法庭审理情况及结果而定。

判决生效后,赔偿义务机关应当按照判决结果进行赔偿。如果赔偿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总结:

民事国家赔偿的诉讼流程主要包括确定赔偿义务机关、提交赔偿申请书、等待赔偿义务机关答复、提起诉讼、民事诉讼程序、审理程序、举证与答辩以及判决与执行等步骤。赔偿请求人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操作,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