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扣税基数怎么来的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5 05:15:33    

工资扣税基数,也称为税前工资,是根据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它是指个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需要减除的费用,包括“五险一金”和其他允许扣除的项目。以下是工资扣税基数的计算方法和相关说明:

个税起征点

个税起征点是5000元/月,即只有当个人的月工资收入超过5000元时,才需要按照超过部分计算应缴的个税。

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 = (工资薪金所得 - “五险一金” - 扣除数)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五险一金”

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这些费用是由个人和单位共同缴纳的,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需要将其从应发工资中扣除。

其他扣除项目

除了“五险一金”外,还可能包括其他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项目。

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

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的个人缴费部分在不超过本人缴费工资计税基数的4%标准内的部分,暂从个人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超过部分应并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所得,依法计征个人所得税。

累计预扣预缴

扣缴义务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以截至当前月份累计支付的工资薪金所得收入额减除累计基本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累计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综上所述,工资扣税基数是依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通过计算个人的应纳税所得额(即收入减去“五险一金”和其他允许扣除的项目)来确定。

相关文章